至2015年底,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2.1萬公里,比上年增長8.2%。鐵路路網密度達到126.0公里/萬平方公里,比上年增加9.5公里/萬平方公里。全國鐵路旅客發送量完成25.35億人,鐵路貨物發送量完成33.58億噸,總換算周轉量完成35714.91億噸公里。一年來,鐵路行業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安全生產的部署要求,在鐵路建設持續加快推進、高鐵密集投產、客運高峰持續刷新的新形勢下,牢固樹立安全發展觀,堅持紅線意識和底線思維,把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放在首位,以確保高鐵和旅客列車安全為重點,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強化安全風險監控,狠抓安全責任落實,鐵路運輸安全實現了持續穩定。
一、2015年鐵路運輸安全工作情況
企業認真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中國鐵路總公司及所屬企業堅持“三點共識”和“三個重中之重”,以安全管理規范化、現場作業標準化、檢查整治常態化為抓手,深入推進安全風險管理。建立健全干部安全管理責任制、專業安全管理制度、站段三級管理制度、行車設備管理制度、技術規章管理制度、安全監督檢查制度等一系列安全管理、過程控制、責任落實制度體系。推進安全管理創新,總公司、鐵路局、站段堅持每日安全信息跟蹤分析,注重從源頭和苗頭上防范安全風險,全年累計追蹤分析安全信息15000余件;加強安全態勢的研判和把握,堅持每周安全情況分析預警和每月安全風險研判預控,針對突出問題,及時組織召開對話會和交班會;強化安全監督檢查機制,總公司定期對鐵路局開展全覆蓋式的專業安全檢查,幫促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進一步加強動車、客車安全管理,規范高鐵、動車、客車故障處置流程,完善客車安全“紅線”管理制度,落實關鍵技術管理崗位和主要行車工種準入及崗位退出機制。加大新線投產提前介入力度,嚴格初步驗收和安全評估問題整改,確保新線運營安全。圍繞提升安全風險的技防、物防能力,加大安全投入,強力推進21項專項整治,對安全突出問題實行掛牌督辦。扎實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集中消除突出安全隱患,積極開展防火防爆、治安綜合治理、反恐防暴專項行動,進一步凈化了運輸安全環境。
其他鐵路運輸企業結合本單位實際,積極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和隱患排查整治,努力維護鐵路運輸安全。鐵路工程勘察設計、工程施工、設備造修企業牢固樹立以質量保安全的意識,通過全面提高生產裝備水平、工藝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為鐵路運輸和社會公眾提供質量可靠的產品和負責的售后服務。
鐵路監管部門強化安全監管執法。國家鐵路局及所屬各地區鐵路監督管理局始終堅持把維護鐵路運輸安全放在首位,健全完善監管執法規章制度和標準體系,以高鐵安全、客車安全及危險貨物運輸安全為重點,強化監管執法,努力維護鐵路運輸安全穩定。全年發布實施鐵路規章3件、規范性文件6件、鐵路行業標準116項,鐵路法規制度和標準體系進一步完善。盯住春運、汛期等關鍵時期和重點設施設備及關鍵環節,加強安全形勢分析研判,周密計劃安排,嚴格監督檢查,狠抓問題整改,兩級鐵路監管部門全年共開展19項785組次監督檢查,發現各類問題6025個,下發安全問題整改通知書688份,問題整改率達到89%。深入推進鐵路行業“打非治違”,協調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和企業,對涉及高鐵安全的重點事項實行掛牌督辦,加大推進力度,完成歷史遺留的上跨高鐵立交橋移交32座,完成高鐵安全保護區劃定10356公里。加大對影響鐵路建設工程質量、運輸安全、特別是非法穿越鐵路施工等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全年共依法查處制止涉及鐵路安全生產的違法行為1005件,調查處理群眾投訴舉報398件,其中依法實施行政處罰112件,罰沒金上繳國庫1825.6萬元。應急有備,認真做好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嚴格依法開展事故調查處理。
地方政府、公安機關及社會公眾積極維護鐵路安全。各級地方政府、鐵路公安部門等單位高度重視鐵路運輸安全,與鐵路監管部門及鐵路有關單位密切配合,開展聯合執法,嚴厲打擊危及鐵路運輸安全特別是高鐵安全的違法犯罪活動。社會各界和廣大人民群眾愛路護路、自覺遵守鐵路運輸法律法規的意識不斷增強,鐵路運輸安全外部環境持續改善。
二、高速鐵路運營安全情況
至2015年底,全國高鐵營業里程超過1.9萬公里,比上年增加3306公里;高速鐵路發送旅客9.61億人,比上年增加2.71億人,增長36.6%,占總旅客發送量的37.9%。高鐵綜合檢測列車定期對全國高鐵進行軌道檢測,累計檢測總里程856559公里,其中200~250km/h區段平均軌道不平順質量指數[注釋1](TQI)3.5,250~350km/h區段平均軌道不平順質量指數(TQI)2.9,各項指標均優于管理標準。高鐵綜合檢測列車定期對全國高鐵進行接觸網檢測,累計檢測總里程947036公里,各條高鐵弓網接觸力[注釋2]、拉出值[注釋3]、受流參數[注釋4]等安全檢測數據均滿足相關管理標準要求,弓網運行質量良好。
三、鐵路交通事故情況
2015年全國鐵路未發生鐵路交通特別重大、重大事故;發生較大事故6件,同比持平。鐵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1037人,同比減少195人,下降15.8%;10億噸公里死亡率[注釋5]0.290,同比下降7.9%。
“十二五”末較“十一五”末,全國鐵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下降34.7%、10億噸公里死亡率下降33.4%,完成了“10億噸公里死亡率下降25%以上”的國家“十二五”安全生產規劃控制指標。
“十二五”鐵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變化趨勢圖
“十二五”鐵路交通事故10億噸公里死亡率變化趨勢圖
四、鐵路安全問題
(一)現場作業方面。全年因現場作業人員違反規章制度造成鐵路交通較大事故2件。無計劃擅自施工、超范圍施工、天窗點外違規上線作業、施工人員和機具侵入限界、現場作業控制措施落實不到位等問題仍有發生。
(二)鐵路沿線環境方面。全年因機動車搶越道口、行人非法上道造成鐵路交通較大事故2件。行人非法上道仍是鐵路交通事故造成人員傷亡的主要原因。安全保護區內違法施工、亂采亂挖、異物侵限等非法違法問題屢禁不止。
(三)主要行車設備方面。全年因線路日常維修養護管理不到位造成鐵路交通較大事故1件。機車車輛、通信信號、線路接觸網等故障影響鐵路運輸安全秩序的情況時有發生,主要行車設備的生產制造、養護維修等需進一步加強。
(四)自然災害影響方面。全年因水害原因導致鐵路交通較大事故1件。水害、臺風、霧霾、降雪、低溫冰凍等極端惡劣天氣和自然災害對鐵路運輸安全的影響較大,由此導致的線路中斷、危巖落石、邊坡溜坍、泥石流掩埋線路、機車動車污閃、上跨電力線斷線、外來物掛落接觸網等險情較多。
五、2016年鐵路安全監管工作重點
(一)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從事鐵路運輸、建設、設備造修的企業要進一步強化安全生產紅線意識和底線思維,持續強化安全管理基礎。要圍繞確保鐵路運輸安全持續穩定,進一步健全安全風險管理制度,強化安全生產過程控制,推進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和設備改造,努力防控外部環境安全風險。要加強對法律法規和相關規章制度的宣傳貫徹,著力營造良好的鐵路安全法治氛圍。
(二)強化鐵路安全質量監管。加強鐵路安全形勢分析研判,盯住高鐵、客車安全和危險貨物運輸安全等關鍵環節,堅持問題導向,嚴格按計劃、按程序深入開展監督檢查,督促企業落實安全隱患排查整改措施。持續推進“打非治違”專項行動,全面完成高鐵安全保護區劃定和上跨高鐵立交橋移交,依法堅決查處危及鐵路安全的非法違法行為,改善鐵路沿線安全環境。細化落實鐵路安全質量監督檢查、行政處罰、事故調查、安全違法行為公告等一系列制度辦法,進一步規范行政執法程序,提高執法水平。
(三)健全完善法規制度和標準體系。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加快《鐵路法》修訂,形成修訂草案。積極推進《鐵路交通事故應急救援和調查處理條例》修正案年內發布實施。修訂發布鐵路技術管理規程等文件,發布實施鐵路線路、橋梁、隧道、軌道等一批工程建設重要設計標準,修訂一批鐵路工程建設驗收標準,組織修訂《動車組通用技術條件》等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為保障鐵路建設和運營安全,強化行業監管提供技術專業支撐。
(四)健全完善監管機制。加強與國家有關部門、地方政府及鐵路企業的信息交流溝通,完善突發事件應急管理、事故報告等工作機制。建立健全監管部門協同監管、聯合執法機制,積極拓展社會監督渠道,加強對群眾投訴舉報問題的調查處理,努力在構建“企業主體、政府監管、社會監督”的安全監管體系上見成效。
注釋:
1.軌道不平順質量指數:簡稱TQI,為一個區段線路七項主要平順性指標(左右高低、左右軌向、軌距、水平、三角坑)標準差之和,用于反映該區段線路平順性,其數值越小,說明線路平順性越好。
2.弓網接觸力:接觸網通過高速動車組上的受電弓為其提供持續、穩定的電能。弓網接觸力即受電弓和接觸網之間的力,為保證動車組穩定運行,弓網接觸力需要保持在一個合適的范圍內,不能太大或太小。
3.拉出值:為保證受電弓滑板的磨損比較均勻,接觸線一般布置為“之”字形。拉出值即接觸線距離受電弓滑板中心的距離。
4.受流參數:反映動車組從接觸網上取流穩定性的參數,主要包括接觸力硬點、燃弧等。
5.10億噸公里死亡率=鐵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換算周轉量(10億噸公里)
|
用微信“掃一掃”,點擊右上角分享按鈕,
即可將網頁分享給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